【PalmSens4电化学光谱联用】RuO2 上的选择性的氨电氧化:氨与氢氧化物的竞争与协同作用
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郑蔚然博士团队,近期报道“RuO2 上的选择性的氨电氧化:氨与氢氧化物的竞争与协同作用”。
摘要:
金属氧化物上的氨电氧化(AOR)反应涉及含氮(N)和含氧(O)中间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,对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本研究采用电化学和原位表征技术,包括差分电化学质谱(DEMS)和电化学紫外-可见(UV-vis)光谱,研究了碱性条件下RuO2上AOR反应。考察了NH3和OH−浓度(分别为0.1-2.0 M和0.01-1.0 M)以及施加电位对AOR和同时发生的析氧反应(OER)的影响。NO和NO3−被确定为主要的AOR产物,尤其是在高OH−浓度和电位下,N2O的含量极少,且未检测到N2的生成。NH3浓度的增加会通过竞争表面位点(尤其是在低OH−浓度下)来抑制OER,同时促进AOR途径。采用DEMS和比色法对产物进行分析,发现N2O和NO3−形成有两种不同的方式:低电位NH3驱动途径和高电位*OOH介导途径。在高OH−浓度和电位下仅形成NO,这强调了*OOH在*NOH脱氢中的作用。此外,NO3−的生成机制既包括*OOH辅助机制,也包括富含NH3的表面机制,具体取决于电解质环境。N2的缺失表明*N-*N偶联在RuO2上受到动力学或热力学的限制。这些发现强调了中间体(*NHx、*NOH和*OOH)在决定产物选择性方面的关键作用,从而可以对AOR途径进行可调控制。
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21/acs.jpcc.5c02770
Tags: